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争夺战迎来里程碑式转折!本报独家获悉,全球AI领军企业OpenAI与芯片巨头博通(Broadco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的自研AI芯片即将进入量产阶段。这项被业界视为”破局者”的重大举措,正式吹响了挑战英伟达GPU霸主地位的号角。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合作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采用博通最新的5纳米制程工艺。新款芯片专为大规模深度学习训练优化,在算力密度和能效比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这意味着OpenAI将首次掌握核心算力自主权,摆脱对英伟达H100等高端芯片的过度依赖。
“这不仅是技术突围,更是战略重构。”硅谷分析师詹姆斯·怀特表示,”OpenAI每年在算力上的支出超过数亿美元,自研芯片有望使其成本降低60%以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获得硬件层面的定制化能力。”
行业内部报告显示,英伟达目前占据AI训练芯片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其GPU产品虽然性能卓越,但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持续攀升。不少AI企业高管私下抱怨,获取足够算力已成为制约创新的最大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采用”设计-制造”分离模式。OpenAI负责芯片架构设计,博通主导流片生产和封测,这种强强联合既保证了技术前瞻性,又确保了量产可行性。首批芯片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首要满足ChatGPT等自有产品的算力需求。
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这场”芯片大战”将重塑AI产业格局。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当软件巨头开始自研芯片,传统硬件厂商的护城河正在受到挑战。虽然英伟达短期内仍将保持领先,但垄断地位恐难持续。”
随着量产时间表的明确,AI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OpenAI此举不仅为自身发展构建算力基石,更可能催生新的产业生态——未来或有更多软件企业效仿这种”软硬一体”的发展路径。这场芯片军备竞赛,正在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维度。

关注 “悠AI” 更多干货技巧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