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型概述
Container Use是一个专为编码代理设计的开源容器化隔离环境解决方案,它基于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允许开发者为每个AI编码代理创建独立的容器环境。该项目使开发者能够同时运行多个编码代理(如Claude Code、Cursor等),而不会产生环境冲突或资源竞争问题。
核心能力与工作范围:
-
为每个AI编码代理提供完全隔离的容器环境,确保代理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
每个代理都在独立的Git分支中工作,便于版本控制和管理
-
提供实时监控和日志查看功能,洞察代理的实际操作行为
-
支持直接介入干预,开发者可随时进入任何代理的终端进行调试
主要技术特点:
-
容器化隔离:基于Docker容器技术,为每个代理提供纯净、独立的工作环境
-
Git集成:与Git工作流无缝集成,每个代理的工作对应独立分支
-
实时可见性:提供完整的命令历史记录和操作日志,不只是代理声称的内容
-
通用兼容性:支持任何MCP兼容的代理,无供应商锁定问题
应用场景:
-
多代理并行开发:同时使用多个AI编码代理完成不同任务
-
安全实验:在隔离环境中测试代理生成的代码,失败尝试可立即丢弃
-
团队协作:不同开发者或团队使用各自的代理环境,互不干扰
-
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集成:在容器化环境中运行代理生成的测试脚本
2 安装与部署方式
Container Use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以下是各系统的详细安装流程。
2.1 通用安装方法
Homebrew安装(macOS/Linux):
# 安装Container Use brew install container-use # 或者使用简称cu brew install cu
脚本安装(所有平台):
# 使用curl安装 curl -fsSL https://get.container-use.com | sh # 或者使用wget wget -qO- https://get.container-use.com | sh
2.2 Windows系统安装
前提条件:
-
Windows 10或更高版本
-
已安装WSL 2(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
已安装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
安装步骤:
-
启用WSL功能(以管理员身份打开PowerShell):
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all /norestart 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VirtualMachinePlatform /all /norestart
-
下载并安装WSL 2 Linux内核更新包(从Microsoft官网下载)
-
设置WSL 2为默认版本:
wsl --set-default-version 2
-
安装Docker Desktop for Windows(从Docker官网下载),安装时确保勾选”Enable WSL 2 Windows Features”选项
-
打开WSL终端(Ubuntu推荐),执行Linux安装命令:
curl -fsSL https://get.container-use.com | sh
2.3 macOS系统安装
前提条件:
-
macOS 11.0 (Big Sur) 或更高版本
-
已安装Homebrew包管理器
-
已安装Docker Desktop for Mac
安装步骤:
-
安装Homebrew(如果未安装):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
安装Docker Desktop for Mac(从Docker官网下载)
-
通过Homebrew安装Container Use:
brew install container-use -
验证安装:
container-use --version # 或者使用简称 cu --version
2.4 Linux系统安装(Ubuntu/CentOS)
前提条件:
-
已安装Docker引擎
-
已安装Git
Ubuntu/Debian安装步骤:
# 更新包索引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依赖包 sudo apt-get install -y ca-certificates curl gnupg # 添加Docker官方GPG密钥 sudo install -m 0755 -d /etc/apt/keyrings curl -fsS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gpg | sudo gpg --dearmor -o /etc/apt/keyrings/docker.gpg sudo chmod a+r /etc/apt/keyrings/docker.gpg # 设置Docker仓库 echo \ "deb [arch="$(dpkg --print-architecture)" signed-by=/etc/apt/keyrings/docker.gpg]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 \ "$(. /etc/os-release && echo "$VERSION_CODENAME")" stable" |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docker.list > /dev/null # 安装Docker引擎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docker-buildx-plugin docker-compose-plugin # 将当前用户添加到docker组(避免每次使用sudo)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newgrp docker # 安装Container Use curl -fsSL https://get.container-use.com | sh
CentOS/RHEL安装步骤:
# 安装依赖包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 添加Docker仓库 sudo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 安装Docker引擎 sudo yum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docker-buildx-plugin docker-compose-plugin # 启动Docke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将当前用户添加到docker组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newgrp docker # 安装Container Use curl -fsSL https://get.container-use.com | sh
2.5 安装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现象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
| “Docker not found”错误 | Docker未安装或未正确配置 | 检查Docker安装并确保服务正在运行 |
| 权限被拒绝错误 | 用户不在docker用户组 | 执行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 newgrp docker |
| 网络连接问题 | 防火墙或代理设置 | 检查防火墙设置并配置适当的HTTP代理 |
| 资源不足错误 | Docker资源分配不足 | 增加Docker的内存和CPU分配(在Docker Desktop中调整) |
| WSL 2启动失败 | Windows系统未启用虚拟化 | 在BIOS中启用虚拟化支持(VT-x/AMD-V) |
3 配套客户端
Container Use设计为与多种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兼容的客户端协同工作,以下是支持的客户端详情。
主要兼容客户端:
| 客户端名称 | 付费情况 | 支持平台 | 特点 |
|---|---|---|---|
| Claude Code | 免费增值 | Windows, macOS, Linux | Anthropic开发的AI编程助手,深度集成MCP |
| Cursor | 免费试用/付费 | Windows, macOS, Linux | 基于AI的代码编辑器,专为开发者设计 |
| Continue.dev | 开源免费 | VS Code扩展 | 开源的AI编码扩展,支持多种模型 |
| VS Code with MCP | 免费 | Windows, macOS, Linux | 通过扩展支持MCP功能的流行代码编辑器 |
客户端配置方式:
以Claude Code为例配置Container Use:
-
导航到项目目录:
cd /path/to/your/project -
添加Container Use作为MCP服务器:
claude mcp add container-use -- container-use stdio -
(可选)添加代理规则:
cur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dagger/container-use/main/rules/agent.md >> CLAUDE.md
-
验证配置:
claude mcp list
对于Cursor编辑器,配置方法类似:
-
打开Cursor编辑器
-
进入设置界面,找到MCP设置部分
-
添加新的MCP服务器:
{ "name": "container-use", "command": "container-use", "args": ["stdio"] }
-
保存设置并重启Cursor
客户端下载地址:
-
Claude Code: https://www.anthropic.com/claude
-
Cursor: https://cursor.sh
-
Continue.dev: https://continue.dev (VS Code扩展)
-
Visual Studio Code: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4 案例讲解:创建Python Flask应用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演示如何使用Container Use创建一个Python Flask应用程序。
4.1 案例背景
假设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提供一个Hello World接口和一个简单的计算功能。我们将使用Claude Code作为编码代理,在Container Use提供的隔离环境中完成开发。
4.2 环境设置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Container Use和MCP客户端:
# 创建项目目录 mkdir flask-demo-project cd flask-demo-project # 初始化Git仓库 git init # 配置Claude Code使用Container Use claude mcp add container-use -- container-use stdio # 创建项目说明文件 echo "# Flask演示项目" > README.md
4.3 代理指令
向AI编码代理提供以下指令:
使用Flask在Python中创建一个Hello World应用程序。需要包含以下功能: 1. 根路径(/)返回"Hello World" 2. /add/<a>/<b>路径返回两个数的和 3. 使用5000端口运行 4. 创建必要的依赖文件 5. 提供启动应用的说明
4.4 代码实现
代理将在隔离容器中生成以下代码:
requirements.txt:
Flask==2.3.3
app.p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_world(): return 'Hello, World!' @app.route('/add/<int:a>/<int:b>') def add_numbers(a, b): return f'The sum of {a} and {b} is {a + b}'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host='0.0.0.0', port=5000)
Dockerfile(代理可能生成):
FROM python:3.9-slim WORKDIR /app COPY requirements.txt . RUN pip install --no-cache-dir -r requirements.txt COPY . . EXPOSE 5000 CMD ["python", "app.py"]
启动脚本(start.sh):
#!/bin/bash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python app.py
4.5 运行与测试
-
启动应用:
# 设置执行权限 chmod +x start.sh # 启动应用 ./start.sh
-
测试接口:
# 测试Hello World接口 curl http://localhost:5000/ # 测试加法接口 curl http://localhost:5000/add/5/3
-
使用Docker运行(可选):
# 构建镜像 docker build -t flask-demo . # 运行容器 docker run -p 5000:5000 flask-demo
4.6 查看代理工作状态
使用Container Use查看代理的操作历史:
# 查看当前运行的容器 cu list # 查看代理执行日志 cu logs <container_id> # 进入代理容器终端(如需干预) cu exec <container_id>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Container Use如何为AI编码代理提供隔离环境,确保开发过程不会影响主机系统,同时允许开发者监控和干预代理的工作。
5 使用成本与商业价值
5.1 使用成本分析
Container Use作为开源软件,完全免费使用,无需支付许可费用。但实际部署和使用时仍需考虑以下成本因素:
直接成本:
-
基础设施成本:运行容器所需的计算资源(CPU、内存、存储)
-
开发人员成本:学习和管理Container Use的时间投入
-
潜在的工具链成本:配套客户端软件的费用(如Cursor专业版)
资源需求估算:
| 资源类型 | 最小配置 | 推荐配置 | 说明 |
|---|---|---|---|
| CPU | 2核心 | 4+核心 | 每个代理容器需要至少1核心 |
| 内存 | 4GB | 8+GB | 每个代理容器需要1-2GB内存 |
| 存储 | 10GB | 20+GB | 容器镜像和缓存占用较大空间 |
| 网络 | 标准 | 高速连接 | 需要下载容器镜像和依赖包 |
5.2 商业价值评估
Container Use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提升:
效率提升:
-
并行开发:允许团队同时使用多个AI编码代理,提升开发效率
-
环境一致性:确保所有开发者和代理使用相同的环境,减少”在我机器上能运行”的问题
-
快速迭代:安全地试验新想法,失败尝试可立即丢弃,不影响主环境
成本节约:
-
资源优化:通过容器化隔离,更好地利用硬件资源
-
减少冲突:避免代理之间的环境冲突和依赖问题,减少调试时间
-
降低风险:在隔离环境中测试代理生成的代码,减少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质量与安全改进:
-
可追溯性:所有代理操作都有完整日志记录,便于审计和调试
-
安全隔离:代理在容器中运行,限制对主机系统的访问
-
版本控制:与Git集成,所有更改都有版本记录,便于回溯和管理
投资回报率(ROI)分析:
假设一个10人开发团队使用Container Use:
-
初始设置时间:约8-16人小时(包括学习和技术配置)
-
预计效率提升:15-25%(基于并行开发和减少环境问题)
-
预计年度节约:$45,000-$75,000(基于开发者平均薪资$100,000/年)
-
ROI时间:2-4个月
5.3 适用组织评估
Container Use特别适合以下类型的组织:
-
中大型开发团队:需要多个AI编码代理并行工作
-
跨平台项目:需要一致的环境 across不同的开发机器
-
合规要求严格的企业:需要完整审计跟踪和隔离环境
-
快速迭代的创业公司:需要频繁试验新想法且不破坏现有环境
总结
Container Use作为一个开源容器化隔离环境解决方案,为AI辅助编程带来了全新的工作范式。通过为每个编码代理提供独立的容器环境,它解决了多代理并行开发时的环境冲突问题,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可观察性和干预能力。
虽然Container Use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和技术基础设施支持,但其带来的效率提升、风险降低和资源优化效益显著。对于已经使用或多个AI编码代理的开发团队来说,Container Use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工具,能够显著提升开发工作流的安全性和效率。
项目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正在积极发展中,建议用户关注项目更新并及时提供反馈,帮助改进工具功能。

关注 “悠AI” 更多干货技巧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