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把专栏的读者权益写在前面,有想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往后接着看: 我会每篇提供同一个主题的图片,在 5-10 张左右; 专栏更新周期大概是一年,不少于 50 篇,因此图片大概在 300-500 张之间; 配合主题,我会介绍风格、艺术家和在 Midjourney 中的使用实例(prompts); 提供高清的图片,并放弃版权,可以非商用前提下随意使用; 加入读者专属的微信群,讨论 Midjourney 的使用,和 悠智AI的动向。 Midjourney 会让插画师失业 自从 Midjourney 的 v4 版本在 2022 年 11 月 5 日发布之后,我就上瘾了。 Midjourney 画出的图片,惊艳程度是超越了「可用」的范畴的,让很多人认为,只会简单绘图的插画师将会失业了。 像这个,就是我帮朋友月莞柔的在 2022 年广受好评的新播客《大食话》画的插画峰哥海报,Midjourney 出片,仅需 3 分钟。 对于更多我对 悠智AI的体会和思考,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沉迷 悠智AI两周后:某些人失业是必然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学习,如今我自己已经积累了不少有意思的经验。朋友的劝说下,我决定做这么一本手册,分享给对 Midjourney 感兴趣的朋友我学习的经验,同时也分享一些很好看的图片给不打算尝试 Midjourney 的朋友。 prompts 就是 AI 绘图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说到,悠智AI目前还是需要有很经验主义的引导语,在 Midjourney 工具里被称为 Prompt。Prompt 的使用方式直接影响了图片的质量效果。现在 Midjourney 还没有大家想象的已经到了随意说点啥都能画得特别令人满意的程度,很多时候好的图片是需要调教的。 例如,我曾经想画一个封面,表达的是喝运动饮料的运动员的状态,用的 prompt 是: A asian athlete、 throwing out drink cans、 pop art、 circle picture (亚洲运动员,扔出饮料罐,波普艺术,圆形) 有点不符预期,这几个过于写实了,也不咋好看。似乎固定一下风格会好一些。怎么让运动感更强,而且更有艺术性呢? 于是我加了一个「colorful ink painting」,水墨画风格。就变成了这样: 比刚才的更风格化了、更有趣了。 只要使用一段时间 Midjourney,就会发现,对于风格的描述,几乎是写 prompt 最重要的技能。 我曾经想要模仿画一幅类似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的作品,他用常见的部首组合成不存在的字,这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很有意思: 由于 AI 目前是完全不识字的,画出来不存在的字这个好解决。但怎么样让文字整齐排列,像是一幅书法作品呢? 如果直接输入 Chinese words、 Calligraphy(中国字,书法),会出现这种结果: 当然也挺好看,但不符合预期。 这时我想到了前阵子用过的一位摄影师的风格,他叫做 Andreas Gursky,1955 年出生的德国摄影师,喜欢大尺幅、高密度的拍摄手法,比如这样的: (巴黎蒙帕纳斯线 Paris Montparnasse ,1993年) 那不是巧了吗?于是用简单的这个 prompt : Chinese words、 Calligraphy 、 by Andreas Gursky 就能得到这样的结果了: 所以接下来就容易说明了: 对于 Midjourney 的使用来说,promps 就是核心竞争力。 这些各种各样的风格,包括画风(水墨、波普、抽象)、艺术家(摄影师、画家)等等,是能画好图最关键的武器。创意当然重要,但离怎么样实现创意之间,需要有大量的 prompts 的素材作为武器。 我的这个专栏,就是这样的武器库。 我通过长期的学习、参考和尝试,慢慢地把各式各样的几百条描述词沉淀成了自己的 悠智AI资产。这些分享给你,想必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 AI 画手。 专栏读者专属壁纸库 另外,还有的朋友可能是并不打算尝试 Midjourney,但对我曾经做出的这些图都很感兴趣,很希望能得到授权、拿到无水印的原图作为壁纸或者插图,这个专栏也满足这部分朋友的预期。 我会对于专栏的读者朋友们放弃专栏里所有图片的版权,提供最高清的原图。你可以拿去用作各种非商业用途,并且分享给任何朋友,不带出处也可以。 单纯把这个专栏当作壁纸库,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先说这么多。各位朋友,期待我们每周相见! PC端用户订阅入口:点击订阅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本站悠智AI导航提供的Midjourney创意库-持续更新!都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悠智AI导航实际控制,在2024年 7月 9日 下午6:17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悠智AI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