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海量标准文本无从下手、撰写过程繁琐易错、应用解读困难——这些长期困扰标准化工作的痛点,如今被一个名为“同道”的AI大模型一举破解。
10月14日,国内首个标准大模型“同道”迎来重磅升级,互联网版正式上线。这款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研发的AI产品,以四大核心功能为支柱,构建起覆盖标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体系,标志着我国标准化事业迈入AI驱动的新阶段。
01 智能革新:化解行业沉疴
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始终面临“检索难、撰写慢、应用弱”的现实困境。
面对我国超过4.5万项的现行有效标准,工作者常常如大海捞针,难以精准定位所需信息。
标准编制语言规范性要求高,人工撰写易出疏漏;而在标准实施环节,解读不到位、应用不深入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这些“疑难杂症”制约着标准化价值的充分释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同道”应运而生。作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中“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依托多年积累的海量标准数据资源,成功研发出这款专为标准化领域打造的大模型产品。
02 四大功能:重构工作全流程
“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以“同道问答—同道编写—同道解读—同道认证”四大核心功能为支柱,构建起覆盖标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同道问答如同一位随时在线的行业专家,凭借强大的知识库和智能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响应、精准解答用户问题。
只需简单描述,用户即可获得专业、权威的回复,极大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与准确性。
同道编写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与规范性保障能力。它不仅能根据用户需求智能生成标准草案初稿,大幅缩短前期准备时间,还能对文本进行智能润色与内容扩展。
在确保语言严谨、格式规范的同时,使技术条款更加详实、逻辑更加严密。
同道解读提供深度解析服务,从政策背景、利益相关方、技术要点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结合实际场景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建议。
它还能智能推荐相关标准文件,形成知识网络,助力用户真正“读懂标准、用好标准”。
同道认证在标准落地的关键环节提供智能支撑。该功能兼容多种认证模板,可对企业提交的文件进行快速解析、匹配与核查,智能判断其是否符合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风险提示与处置建议。
03 便捷服务:零门槛的多模态体验
此次上线的“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最大亮点在于其开放性与便捷性。
“同道”不仅支持不同格式文件的多模态交互,更做到了使用全程无需下载安装,用户可通过网页端、移动端等多种渠道即点即用。
这一特性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标准化服务体验。

04 未来展望:标准化工作的智能引擎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同道”之名,取自“车同轨、书同文”,亦有“志同道合”之意。
在这个万物互联、智能驱动的时代,标准的力量从未如此重要,而“同道”的出现,正为这份力量注入新的动能。
未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将以“深化能力、拓展边界、共建生态”为发展主线,持续推动“同道”标准大模型的迭代升级。
通过数据共享、能力互补、场景共创,让AI真正成为连接标准与产业、技术、应用的桥梁。
随着“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的全面推广,传统标准化工作模式正被彻底颠覆。标准检索从“大海捞针”变为“精准定位”,标准撰写从“数日数周”压缩至“短时完成”,标准应用从“解读困难”升级为“深度解析”。

关注 “悠AI” 更多干货技巧行业动态
